中国经济不像发达国家有那么多的领先指标,因此,作为经济景气的度量标准,PMI对评估中国经济前景至关重要,特别是制造业PMI。考虑到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,中国制造业PMI对评估全球经济也有重要作用,其上升、下降也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。

中国常用两种制造业PMI指标,分别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和市场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财新制造业PMI。一般来说,同一时间两种PMI的指向相同,或都反映经济扩张趋势,或都反映经济收缩趋势,但也有例外。此时,辨别哪种PMI能更准确地预测经济走向就至关重要。

Chart 1-中国制造业PMI

官方PMI与财新PMI数据定义的异同

官方PMI和财新PMI的基本编制方法是相同的,都是对企业的采购经理进行月度调查,内容涵盖采购、生产、物流等企业生产的各个阶段,并在此基础上汇总、编制而成。PMI高于50表明行业在扩张,低于50则表明收缩。两种PMI都有五个主要分项指数,新订单、生产、从业人员、供应商交货时间和原材料库存。在计算PMI时,这五个分项指数的权重分别为30%,25%,20%,15% 和10%,其中供应商交货时间是逆指数,即其计算结果是反向计入总指数中的。

虽然基本编制方法相同,但官方PMI和财新PMI之间还是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。最为关键的便是调查样本不同。这可能是官方PMI和财新PMI之间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。官方PMI调查全国3,000多家企业,而财新PMI仅调查400多家企业。作为一家政府机构,统计局在大范围抽样调查方面更有优势。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官方PMI主要是对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进行抽样调查,而财新PMI调查侧重于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,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官方的确认。

其次,官方PMI还公布各类细化数据,包括按企业规模划分的大型企业、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PMI,以及20多个子行业的PMI,例如食品加工行业、饮料生产行业和纺织业等。

第三,国家统计局还公布战略新兴产业PMI(EPMI),涵盖中国政府定义的7个领域:节能环保、新兴信息产业、生物产业、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。抽样调查的样本范围大约是600家企业。EPMI包含13个子指数,分别是:生产量、产品订货(新订单)、出口订货、现有订货、客户库存(产成品库存)、 采购量、进口、购进价格、自有库存(原材料库存)、就业(从业人员)、供应商配送时间、研发活动和发展。

第四,除了用于计算制造业PMI的五个分项指数之外,官方PMI和财新PMI还包含其他分项指数。官方PMI九个,财新PMI八个。

第五,财新PMI的优势是各国皆使用同样的抽样和计算方法,因此全球不同国家的财新PMI数据具有可比性。

本文下一部分将着重说明从过往的历史数据看,官方制造业PMI和财新制造业PMI哪个能更准确地预测中国工业产值和经济的走向。

Chart 2 -官方制造业PMI

预测准确度的数量化检验

从前述定义可知,PMI主要衡量月度变化而非年度变化。具体而言,PMI的预测准确度指的是PMI对工业增加值月环比变动的预测准确度。本文使用相关性指标来评估。由于工业增加值与GDP高度相关,因此,PMI若能准确预测GDP,则可认为其能准确预测工业增加值。我们选取2011年8月(该月统计局首次公布工业增加值环比数据)至2019年12月的数据,计算得出工业增加值月环比变化与官方PMI的相关性仅为0.29,而与财新PMI的相关性仅为0.06。如果将新冠疫情爆发以后的数据也纳入计算范围,则工业增加值月环比与官方、财新PMI的相关性分别上升至0.52和0.28。但由于疫情的负面冲击放大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,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。

就定量预测工业增加值环比变化而言,官方制造业PMI表现更优,但其预测准确度的绝对水平仍较低。

预测准确度如此之低,可能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。首先,除了制造业,工业增加值数据还包括了采矿业和公用事业。其次,由于中国新年等节日的日历因素,中国数据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季节调整是存疑的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,投资者也更多关注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变化而非环比变化。

另一种比较两个PMI预测有效性的方法是看在二者读数出现明显分歧时中国经济的表现。第一次明显的分歧发生在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,其间16个月中有15个月财新制造业PMI位于50以下,而官方制造业PMI只有三个月读数在50以下。这段时间内,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1年7月的14%下降至2012年10月的9.6%;GDP增速从2011年二季度的10%下降至2012年三季度的7.5%。显然财新PMI更好地捕捉到了经济的下行趋势。另一段明显的读数分歧发生在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,其间,财新制造业PMI连续16个月低于50,而官方制造业PMI只有在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间连续六个月读数低于50。在这16个月内,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2015年6月的6.8%下降至2016年6月的6.2%,GDP同比从2015年一季度的7.1%下降至2016年三季度的6.8%。由此可以看出,财新PMI更早对这段时间内的经济下行做出了预测。

综上所述,在预测单月数据方面,官方制造业PMI表现更优;但在预测经济的较长期趋势方面,财新制造业PMI更佳。

相比财新制造业PMI,官方制造业PMI在其16年的历史上很少出现低于50的读数。在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,官方PMI的均值为51.6,远高于财新PMI的同期均值51。在预测经济下行趋势时,读数往往更高的官方PMI较难有好的表现。

Chart 3-PMI生产指数

如何理解近期官方PMI与财新PMI的分歧

2021年10月,官方制造业PMI从9月的49.6进一步下降至49.2,已连续七个月下降,且五个主要分项指数均低于50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财新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上扬并保持在50以上,10月为50.6。我们认为,官方制造业PMI的低迷更能预示中国经济的走势。

从官方制造业PMI的分项来看,10月制造业活动全面放缓,五个主要分项指数均低于上月。财新制造业PMI虽然整体较高,但主要是受就业和新订单指数上扬的拉动;生产指数其实仅达48.8。由此可见,中国制造业部门仍受制于能源紧张和原材料价格的高企,整体经济很可能在四季度继续低迷。

Chart 4-官方制造业PMI主要分项指数

 

 

如果您已经是CEIC数据库的用户,请点击这里进入数据库查看相关数据。

 

更多中国宏观经济数据、行业数据,还请访问CEIC数据库

 


 

关于CEIC

CEIC数据库: 值得信赖的、精准的、及时的经济数据与行业数据,覆盖全球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超过210个国家与地区。

CEIC中国经济数据库包含超过42万条宏观经济数据与行业数据。中国经济数据库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9 年,拥有超过500 个数据源。数据库覆盖297个地级市。

CEIC全球数据库覆盖中国、美国、英国、欧盟、智利等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20万条时间序列数据。数据库包含18个宏观经济部门,14个行业。

CEIC世界趋势数据库提供区域性的汇总数据、综合预测、商品数据和市场情绪指标等。数据库包含超过46万条时间序列数据。